广济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西北部的赭山南麓。赭山海拔86米,山上翠柏修篁,葱郁成林,花木吐芬,“右控长江,舳胪连云,俯瞰城廓,历历如绘”,自古以业是芜湖登高览胜的最佳处所。
唐乾宁年间(894-898)兴建。唐光化年间(898-901)名永清寺。北宋大中祥符年间(1008-1023)改为今名。明景泰、清乾隆、嘉庆时曾加修葺,咸丰年间(1851-1908)重建。
相传唐开元七年(719年),昔日24岁的新罗国(今朝鲜)王子金乔觉渡海来中国,顺长江而上到芜湖弃船上岸,在芜湖赭山南麓结茅住锡(今广济寺)。开坛讲经说法3年,后南去九华山。
苦行僧金乔觉的精神感动信仰佛教的唐肃宗皇帝,唐至德二年(757年),唐肃宗为九华行宫颁赤砂金印一枚,金印重八斤八两,印纽饰以九龙戏珠,刻阳文“地藏利成方印”,另刻有“唐至德二年”字样。赐名金地藏。而金印风风雨雨在广济寺一千多年。
旧时凡朝九华山者,必先于此尊请“地藏利成金印”之后再去九华山,故其又有“小九华”之称,为佛教朝拜圣地,历来香火旺盛。
坐落于“九华行宫”后院赭塔(广济寺塔)最为醒目。该塔建于北宋治平二年(1065年),塔高五层,飞檐铁马,八面玲珑,每层外墙嵌着佛像砖雕。传说大风曾将塔顶吹落,雨漏不止,一日突然飞来一口大锅扣在塔顶,从此不再漏雨。“赭塔晴岚”为芜湖古代八景之首。被赞誉为“尺幅绽红萧寺嵌,松竹阴中孤塔白。”
广济寺与普济寺、能仁寺、吉祥寺并称为安徽四大名寺,而以广济寺为首。
1983年,芜湖广济寺被国务院确立为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。